莫开伟财经评论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朱某到银行花840万购买理财产品变成保险而身故或活到108岁才能取出本金的“奇葩”闹剧再次刷爆舆论媒体,成了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
尽管该事件在舆论媒体介入及相关部门积极协助下,使市民朱某购买保险的840万元本息得到了退还,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应永远不能止步。KOK竞彩app因为近年“存单变保单”的事件屡有发生并常常被诉诸各类媒体,给保险业发展蒙上了巨大阴影,而且往后这类存款变保单的事情还有可能再次上演。
由此,无论是保护广大民众的利益还是维护保险机构的经营声誉和形象,都有必要对哈尔滨理财产品变成保险的事件进行深刻反思,拿出具体措施来整治保险销售市场乱象,才能让类似存单(理财产品)变保险单的事件不再发生。
哈尔滨840万元理财产品变成保险单,有三个问题值得反思,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有可能彻底遏制保险市场营销乱象。
哈尔滨理财产品变保单,银行营业大厅内的两名保险工作人员故意忽悠市民购买保险产品的行为令人愤慨,但更要对保险公司制订的保险条款加以反思;如果不是一些晦涩的、有损保险公正的条款在作怪,工作人员哪有机会去忽悠购买保险的人,比如保险条款背后1至71年的现金价值,对购买保障者根本没有作详细解释,让人只能是一头雾水。再则,如果保险条款是出于公道、都是站在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位置上,即便购买者觉得理财产品变成了保险而在收益上没有收到损失或者购买保险确实没有被银行存款收益低的情况下,哪里又会对保险公司产生怨恨和不满及要求退保呢?
所以,未来保险业应该真正回归保险属性,专司保险业务营销,无论是财产险还是人身健康寿险,只涉及保险理赔而不涉及到投资收益,将所有保险产品中的投资收益功能完全剥离,让其回归银行机构及专门的理财机构,消除保险机构与银行机构经营中的模糊地带。尤其,要遏制保险产品中中途退保让购买者损失本金过多的现象再发生,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退保退还本金制度。让公众满意。如果黑龙江百年人寿公司没有这些人身保险功能与投资收益功能相互混淆,绝对不会发生今天这一“奇葩”闹剧。可见,未来监管当局可从制度层面来进行顶层设计,扎紧制度防范篱笆,开发和推出科学合理的保险理财产品,以防存款变保单闹剧的再发生。
同时,也应看到近年保险展业混乱的另一个现象是从业人员门槛要求太低,从事保险产品营销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大学生、也有几十岁缺乏文化和保险专业知识的大爷大妈,使保险营销队伍变成了一个“大杂烩”,也正因为基层保险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才使得一些保险营销员只顾招揽业务不惜以忽悠购买保险消费者的利益以达到业绩增长之目的,也正因为保险队伍中的这些问题,才使得全社会对保险队伍普遍产生一种差评或不好的印象,让不少人看到保险人员就敬而远之。
从历次存款变保单的事件中还可看出,之所以出现不少民众被保险营销员轻松忽悠,还在于广大民众对存款与保险两种产品的性质与职能认识模糊,或根本就无法准确分清或判断出二者的区别,这表明目前购买保险之品的不少民众的真实目的是冲着高收益的保障产品而非真正追求增加保险保障。KOK竞彩app
这反映我们参与保险民众的保险意识亟待开发、培育和提高,另一方面反映我们政府机构或监管机构在引导民众形成正确保险意识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对此,未来要确保保险业健康发展,消除存款变保单现象继续重演,应在三方面加以正确引导: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渠道加大保险知识与银行理财知识宣传教育,让民众能准确区别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与保险产品的区别,让民众对保险产品形成正确认知,根据自身能力来决定存款还是购买保障产品,为消除保险产品营销混乱行为营造有利环境。
二是教育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理财理念,在银行存款不要购买工作人员推荐的理财产品,除非自己要求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如果购买的是大额理财产品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有银行加盖的正式公章。同时,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千万别贪图高利诱惑而稀里糊涂地将存款变民了保险单。
三是引导民众正确识别银行员工与保险员工。在银行营业场所不允许保险人员进入,即便未来银行与保险公司有营销合作,也要在大厅悬挂明确告示牌,将存款与保险产品介绍清楚;同时保险人员与银行人员应分穿不同的服装,悬挂明确的工号牌,以示银行员工与保险员工的区别,以免混淆视听让民众上当受骗。(责任编辑 蒋新宇)
KOK竞彩app KOK竞彩app